“时光荏苒,唯有文人笔下留名。公元825年,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时代,一位才子如杜牧在这个年代崭露头角。他以清新的笔墨,描绘着那个时代的风华与沧桑,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诗歌被后人传颂,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成为了唐王朝最大的弊病。(一)
公元825年,杜牧23岁。
17岁的唐敬宗即位小半年,他的前任,在位仅四年的唐穆宗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内有党争,外有叛乱割据。
安史之乱已经过去62年了,唐王朝的江山却愈发风雨飘摇。
正值万里觅封侯的年纪,年轻的杜牧渴望为社稷建立功勋。
杜牧有这样的抱负,并不是空谈。他的爷爷杜佑曾是宰相,他的父亲也曾在朝中居官,他本人从小接触的世界就非常人能比。情怀、眼界再加上勤奋好学,他的才华早露锋芒。
虽然他爷爷和父亲在他10岁左右的时候就相继离世,家族开始衰败,但少年杜牧写的策论咨文却依然可直达天听。曾有一策,被时任宰相的李德裕采用了,崭露头角。杜牧小小年纪,就声名远播。
杜牧18岁时,唐穆宗即位。
史书说他“耽于宴游,不以国事为意。亲信佞庸,疏远忠臣,削弱军力,法制无章。”藩镇割据很快就死灰复燃,河北三镇起事,割据一方,朝廷却因国库空虚,无力征讨。历史没有让他继续作下去,公元824年,穆宗误食金丹而死。
他倒是死得干脆,留下一片破碎的江山让谁来保?
杜牧想试一试。
他的曾祖父杜希望是唐玄宗时著名的儒将,数败吐蕃,战功卓著,曾是边关节度使,后遭小人谗言所伤,被降为汾州西河太守,并在任上去世。
祖上曾立功勋,杜牧觉得自己也可以。再想想少年时献策平藩的事,他的底气便更足了。
穆宗时,外患以河北三镇叛乱最为严重。
防御河北三镇的战略要地有两处,一为并州(今太原)河东节度使,一为上党(今长治、晋城)地区的昭仪节度使。
遍观天下局势后,杜牧决定去山西游说两位节度使起兵平叛。
(二)
早春时节,杜牧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囊,便匆匆起了身。
壮士出行,朔风萧萧。
在上党杜牧见到了昭仪节度使刘悟,并递上了他自己写的《上泽潞刘司徒书》。
前任宰相的孙子,名震京城的才子来了,刘悟接待得非常认真,但是实际的承诺半句都没有。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刘悟是关键节点上关键人物,叛军和朝廷那边倒了对他都不利。
他若是灭了叛军,他就变成了朝廷的心腹之患;他若帮了叛军,成败尚是两说,即便是成功了他也必会遭到排挤。
对他而言,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两边的人都要拉拢他,他的利益自然就能最大化了。
在这样的大局之下,任你杜牧如何能言善辩、才华出众、口若悬河,结果都只能是没有下文。
出师未捷,壮志难酬,杜牧很不甘心。
上党游说没有成功,太原有没有可能呢?
千里迢迢一路风尘赶到之后,杜牧没有一点收获,甚至连节度使都没见到。
后世记载多说杜牧并州之行是为了游玩。既然是游玩,他的诗句中就应该是高兴啊,为何一首比一首压抑呢?
准备离开太原的时候,马上就是清明了。他最崇拜的曾祖父杜希望就葬在离太原很近的汾州西河郡(今汾阳),他得去一趟。
(三)
从并州往西河郡走的路上,剪尽了锋芒的少年才子杜牧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自己是在为天下苍生而谋,可别人也是吗?自己知道藩镇割据会危及江山稳固,可皇帝不知道啊!
青春、抱负、闯劲、打击、抑郁、消沉,万绪千头萦绕在一个23岁的青年脑海中,令他忧愁迷茫。这种情绪,也满满地充斥在他当时留下的《并州道中》《边上闻笳三首》《过田家宅》等诗中。
清明时节,微雨纷纷,让本就料峭的春风更加刺骨。
想喝酒暖暖身的杜牧,在路边牧童的口中打听到了最近的酒肆,顺着牧童的手指,他也看到了杏花林中的酒旗。
杜牧紧走几步,便进了酒馆。落座后,要了一壶酒,很随便地点了个菜。酒入愁肠,诗兴立起,妙笔随手而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公元825年,可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边关战乱,朝臣斗争,还有太原和上党两位节度使的小九九,不论哪个事看上去,都比这首诗重要得多。但这些都早已被历史的烟尘覆盖,唯有这首小诗,成了千年来读书人共同的记忆,人人都从它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一股清愁。
杜牧从山西回到长安之后,新皇帝的做派已经在朝野传开了。年仅17岁的唐敬宗又是一个不理朝政,耽于玩乐的主,失望至极。
满胸愁绪的杜牧,同年埋头写下了千古雄文《阿房宫赋》,并在文末发出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忠告。
可又有什么用呢!
唐王朝继续着它的衰落,直至灭亡。
因为这一诗、一文,公元825年就独属于杜牧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