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巅峰对决为何缺乏激情和张力?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历史上被誉为两位卓越的战略家,他们的对决无疑是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场历史上的巅峰对决却缺乏激情和张力。或许是因为双方智谋高度相似,以致于无法激发出观众内心的热情;或许是因为这场对决的结果早已注定,使得人们对其过程不再感到吸引。无论原因是什么,这场对决的缺乏激情和张力使得历史的巨人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黯淡。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60)主笔:闲乐生

五丈原,本是渭水南岸一个不出名的小地方。但由于一个伟大人物在此地黯然离开人世,为这片高大的黄色土塬涂上一层悲剧色彩。每个中国人在听到看到这个名字时,神色都不免一黯,心中更不由得泛起一种难言的悲怆,脑海中则会显现出那位传奇人物坐在四轮车上仰望苍穹的凄凉身影。星落秋风五丈原,我们的丞相,就是在这里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带着无限的惋惜、不舍与不甘。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巅峰对决为何缺乏激情和张力?

五丈原,其实应该写作五丈塬。塬简单来说就是黄土高原,这种地貌的主要特征是:山体四周因流冲刷而切割成垂直峭壁,顶部平坦如台。从这几张地形图与卫星图可以看出,诸葛亮选的这个地方相当好,居高临下,背山依水,易守难攻,既有武功水(今石头河)可以取水运粮,又有沃土良田可以屯垦,正所谓“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诗经 大雅 棉》),远古时期,这里养育了周人,使其后来居上,武王伐纣;如今自然也可以给蜀汉输血,滋养汉军,终灭曹魏。

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此次北伐,若能速决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他也不怕将五丈原打造成新的北伐基地,与曹魏司马懿在周原一带作长期对峙之打算。

当然,丞相第一考虑还是尽快与司马懿决战。这倒不是因为他怕消耗战,而是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太好。万一在这关键时刻突然倒下,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我们前篇也说了,诸葛亮想要速决,魏明帝与司马懿却不想,更糟的是,魏将郭淮竟然看出了诸葛亮隐藏的策略,提前抢占了渭水北岸的北原,让蜀汉这边可以打的牌更少了。

为今之计,诸葛亮只能兵行险着,于是他将辅汉将军、中军虎步监孟琰叫了过来,开始执行“饵兵计划”。

于是,孟琰便率领他五六千精锐中军虎步监徒步涉水(注1)来到武功水东岸安营扎寨,逼近驻扎在十余里外的马冢魏军,同时保护蜀汉粮道。

然而,过了十余日,六月雨季来临,河水突然暴涨,将孟琰部与诸葛亮主力隔开,成为一支孤军。司马懿一看不由也心动了,虽说魏军的战略是坚守不出耗走蜀军,但如今既然有机会吞掉孟琰孤军,这便宜不占就可惜啦。

于是,在诸将的撺掇下,装惯了孙子的司马懿也准备雄起了。这次他一口气竟拉出了数万骑兵,凶猛冲向孟琰营地,真可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司马懿也算是掌握了孙子兵法的真谛。不料孟琰却似乎早有准备,毫不惊慌,以八阵图布阵,坚守不动。另外武功水西的诸葛亮似乎也早有准备,一面隔着河,用强弩射击魏骑,一面抬出了大量竹桥,准备放桥增援。还是司马懿反应快,他一看那么多竹桥,就知道自己中计了;关中很少种竹子,反而巴蜀四川很多,这说明诸葛亮早有准备。想到这里,司马懿顿觉不寒而栗,于是毫不贪功,立刻率骑撤退。诸葛亮功败垂成。

经此一事,司马懿变得更加谨慎,无论诸葛亮怎么刺激他勾搭他引诱他,他都不为所动,这下就连诸葛亮也不由得佩服起了这位老对手的心理素质。最后没办法,诸葛亮只好分兵在五丈原与渭滨各处屯田。当然,蜀汉军队的军纪那是没得说的,结果,世界战争史上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入侵敌国的军队,竟然在敌国的国土上安居乐业,而且与敌国的老百姓共同劳动、鱼水相亲,结成了深厚的军民情谊。至今在五丈原附近,还有诸葛田,魏延城等遗迹。

事实上,蜀汉与曹魏虽是敌国,但诸葛亮在北伐期间从来不以多杀魏军为乐。据史书记载,有次诸葛亮打了胜仗,大家都来庆贺,诸葛亮却说:“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总之,诸葛亮爱这天下每一处江山、每一个子民,而蜀汉北伐的目的,也不是歼敌与拓境,而是使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百姓脱离于豺狼之口,不再死于战乱。所以,诸葛亮每次攻打城池(如打陇西游楚,打陈仓郝昭),都要先劝降,完了没办法才打,而且从不骚扰百姓,所以同时期的史学家袁准说他“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这就是诸葛亮的用兵之道,这也就是司马懿此等牛人狠人也在诸葛亮面前自惭形秽的原因。

所以,诸葛亮的屯田,除了想打持久战,同时也只是一种政治策略。要知道就算是最速成的小米,也需要一百天才能收成。这足足一百天,就让“魏统区”的老百姓们看看,咱们大汉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正义的军队;另外还可以给司马懿看看:你不出战是吧,没关系,我们就在这儿安家了,你不急我们也不急,耗着吧,大不了让蜀汉的小伙子们就在这里买房买地娶妻生子好了。

然而,诸葛亮这次是真碰上对手了,司马懿的心志极其坚定,管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说不动就不动,就算耗到地老天荒也不动。我宁愿11人全退到自己半场打防守紧逼,我宁愿一个球也不进,只要拖到比赛结束,我就可以凭借积分晋级,至于球赛好不好看我不管,你爱看不看!

其实司马懿用兵并非总是这么保守,更多的时候他还是喜欢搞突然袭击,神兵天降,一发必中,正如他与魏明帝论兵时所言:“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而在此前急攻孟达、后来远袭辽东等战役中,司马懿也都积极寻求战机,以集中优势兵力作雷霆一击,用兵好似猛虎下山。但为什么在对阵诸葛亮时,他却如此小心谨慎呢?这正是战无定法,因人而异,诸葛亮心思缜密,用兵几乎滴水不漏,所以司马懿只能步步为营,避免被抓住破绽,否则你进一个球开心了,回头就会被诸葛亮灌进去三个,你输得更惨。

总之,与大家的既定印象不同。其实高水平的球赛往往进球很少,天才的对决也往往淡然无味。这就像项羽韩信两大军事天才之前打仗都天马行空精彩灿烂,最后的垓下巅峰对决却相当平淡,根本没有火星撞地球的感觉。当然,在这平淡无趣之中其实隐藏着天才们数十年的内力比拼,一招一式简简单单,却于无形处电闪霹雳,于无声处雷霆万钧!

然而,长久的对峙毕竟有点无聊,总得找点乐子啊,于是诸葛亮平生首次一改君子风范,派人给司马懿送了一套最新款的cosplay女装和一些时尚彩妆。司马懿一看大喜,孔明兄咋知道我有这嗜好的?哈哈开玩笑,事实上司马懿还是相当生气的,因为这实在有损他的统帅尊严,但既定战略又不能变,咋办呢?司马懿只好请魏明帝配合他演一出戏,于是写了一封言之激昂的请战书给朝廷,魏明帝当时正亲自率军在东线阻击东吴军队,看了司马懿的请战书不由莞尔,真是一出好戏啊,司马导演自编自导还自演,精神可嘉,自己这位监制出品人总得全力支持才好,那派谁去配合演出呢?左看右看,还是卫尉辛毗老演员演技最好,那就派他去吧。

辛毗,字佐治,是和当年荀彧、郭嘉等人一起出道的颍川老演员了,只不过当时荀彧郭嘉选择了曹操,而辛毗和他哥辛评一起选择了袁绍,后来曹操攻打袁绍二子时,辛毗果断反水为曹魏建国立下大功,并为此付出了全家人的性命。当初曹丕能够顺利即位,也要感谢侍中辛毗的坚决助力。总之,辛毗资格老,功劳高,脾气大,当初只有他敢当面怼那个不靠谱的曹丕而不会得罪;那就更别说关中那帮骄兵悍将了,谁敢惹这个连皇帝都怕的老头子?

于是,魏明帝以辛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去跟司马懿合演一场戏。司马影后见到辛影帝,大喜,立刻召开军事会议表示欢迎,同时在会上极力请战,一副相当冲动的样子。辛影帝对司马影后的演技大感欣慰,该配合你演出的我会尽力表演,尽管你没有底线我选择成全。于是二人大吵一场,然后辛毗就扛着他的牛毛棒子(旄节)像尊门神一样守在军门口,不许任何人出营。司马懿在营中吼得震天响:让我出去战,让我出去战,诸葛亮说我是女人,我受不了啦!辛毗就举起他的牛毛棒子大喊:你要敢违陛下军令,老夫一棒子打死你!司马懿这才委委屈屈恨恨不已的作罢。

其实这种烂俗表演骗骗中低级军官还有夏侯霸、魏平、贾栩等年轻将领还可以,郭淮、费曜、戴凌等老江湖看了恐怕只有忍笑而已。前线指挥乃主将之事,这是常识,出战与否,何须向千里之外的朝廷请示?司马懿此举,不仅可笑,而且还因此欠了辛毗一个天大的人情(注2),毕竟人家也是天皇巨星级的老影帝,却要自甘堕落配合你演这种垃圾烂片。总之,司马懿这是用积累了多年的政治资本来和诸葛亮对耗,付出的代价有点大了。但司马懿就司马懿,他是狼顾之鹰,他是冢中之虎,他可以忍,他可以等,因为胜利终将属于他,因为命运总会眷顾那坚持到最后的人。

而蜀汉这边,诸葛亮自然也是看透了司马懿这套路,不由哭笑不得。反而是诸葛亮后来的军事接班人姜维在政治上还是稍显幼稚,在军事会议上恨恨的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

诸葛亮苦笑:“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当你碰到与你同级别乃至更高段位的高手时,你的任何奇谋妙策都不会起作用,你能做的,只是尽量不犯错,然后等看对方会不会犯错。如果对方不犯错,那你只有熬,那你只有忍,没有任何捷径。这就是司马懿与刘邦最终成功的终极密码,这也就是能够对付项羽、诸葛亮这种绝世天才的唯一途径!!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