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远眺沧海,这是一个磅礴壮阔的场景,仿佛一幅宏伟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在这里,壮志仍然犹存,烈士的心依然燃烧着火焰,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勇往直前。这片浩瀚的海洋,承载着无限的梦想和希望,让人心潮澎湃,豁然开朗。从碣石之上,眺望沧海之间,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豁达和坚定的信念。
“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李世民评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观沧海》是一首四言诗,是诗人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摹写出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吐露出诗人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一揽天下、豪迈自信的胸怀;抒发了积极进取、胸怀天下的思想感情。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首诗的主题明确:诗人求贤若渴,希望有志之士能纷纷归附于自己,所以此诗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的理念和主张。通过宴会的歌唱,此诗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其风格庄重典雅,内容深厚,感情充沛,诗歌蕴含的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于浓郁的抒情意境中,集中展现了诗人的人格、学养、抱负和理想,充分显示出其雄深雅健的诗品。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龟虽寿》是一首四言乐府诗,为《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篇。诗人自喻为年迈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深刻感悟,洋溢着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为一体。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赏析】《蒿里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借乐府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诗人运用民歌的形式,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他不仅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现出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显露出诗人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呈现出曹操独特的诗风。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赏析】《苦寒行》是一首汉乐府诗。诗中生动描写了艰苦和冰天雪地中的自然景象,流露出厌战情绪和对士卒的体恤之情,但主要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苦、积极向上、充满胜利信心的奋发精神。此诗前四句白描写景,突出了登太行之艰险难行;第五至第十句用景物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悲哀、惊惧、沉重和冷森森的压抑之情;第十一至第十四句直接抒情,充溢着叹息、忧郁和思归之意;第十五句到第二十四句,用白描叙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行军途中的生活艰苦之情形。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语言苍凉悲壮,沉郁浑厚,具有诗史性的文献价值。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步出夏门行·冬十月》是一首四言诗,此诗描写征讨乌桓胜利归来途中所见的风物。其前八句写初冬的气候和景物,于肃杀严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宁;后四句视角转换,着眼于人事,勾勒出一幅十分美妙的生活图景;末二句则以咏叹。这首诗反映了战后在局部地区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及诗人要求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的理想。
《却东西门行》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赏析】《却东西门行》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为四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出鸿雁的境遇及其春来冬去的候鸟特征;接下来四句为第二层,写转蓬辞根寄寓诗人自己和征夫的身世飘零之叹息;再接着六句为第三层,写自己有感于大业未竟,任重道远而老之将至;最后四句为第四层,写龙、虎、狐的不离故地,不忘窟穴,来反比征夫们的流离辗转,有家不能归。全诗开头连用两组比兴,最后又以比兴作结,首尾相互照应,达到了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效果。
《陌上桑》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赏析】此诗是一首游仙诗,游仙诗产生很早,秦代就已出现。到汉末建安时期,由于社会动乱不安,战乱频仍,于是神仙之说盛行,求仙访道,幻想长生成为统治阶层中的一种普遍思潮,游仙诗也开始大量产生。这类诗或歌咏仙山灵域,描写列仙之趣,或借描写仙境以寄托情怀。此诗即曹操为记录自己遨游太空、与神仙交游、受神仙秘道的事而写,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步出夏门行·土不同》乡土不同,河朔隆寒。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土不同》一作《河朔寒》,写的是黄河以北地区冬天的严寒景况与民风特点。诗人北伐乌桓之后,回到冀州,发现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开头说严寒景况:到了深冬,河里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至于民风特点,集中于因忧贫而“勇侠轻非”。
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这种不良民风触动了诗人,诗人为此叹息怨恨,最后忍不住唱出了“心常叹怨,戚戚多悲”两句,直接抒发了心中常存的哀怨和蓄积的悲伤。全诗描写了河北由于袁绍的统治导致的民生凋敝,社会秩序不安定的现状。
《薤(xiè)露行》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赏析】《薤露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侧重写外戚何进与宠宦张让等相互谋杀及其后果;后四句为第二部分,侧重写董卓弑逆,宗庙化为废墟。诗歌风格质朴无华,沉重悲壮,深刻表达了诗人身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忧患意识和哀痛之情。
总结
曹操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正是社会大动荡的年代。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时期地位显赫的宦官,其父曹嵩(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虽然曹操家世不凡,但因为是宦官之后,免不得被人轻视。或许正因为如此,曹操的进取心也比常人来得要强烈些。
曹操的诗歌更多是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曹操创作的四言诗被认为是《诗经》以后四言诗的佳作,其人也被称为“复兴四言诗”的诗人。
除了政治才能,曹操的文学造诣也比较高,“谋略出众,雄才过人”“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被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文心雕龙·时序》中言:“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曹操父子对建安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曹操比较富有创造性,由此开创了文学创作的一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