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但最终选择了立孙子朱棣为继承人。这个决定背后的考量是多方面的,从朱元璋对立孙朱棣的个人喜爱和信任,到对朱棣的政治能力和背景的肯定,都对这一决定产生了影响。此外,朱元璋还深知亲兄弟之间的内斗会导致国家的分裂和动荡,因此选择了立孙子接班,希望能够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不只是嫡长子朱标仁慈宽厚颇有明君风范,其他儿子也很优秀,像晋王朱棡还有燕王朱棣都是佼佼者。这样豪华的皇子阵容,如果不是嫡长子制度的天然限制,估计会比康熙时代早几百年上演一出九子夺嫡的好戏来了。
按说当时子嗣的情况,朱元璋的选择余地很大的,但却偏偏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复杂多样。
下面宋安之来给大家具体说说。
首先朱元璋这样做最大的依据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用嫡长子继承制度来解释这个问题相信大家会茅塞顿开的。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这个是众所周知的,而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孙。选择嫡长子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孙为法定继承人,是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可以说是“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
当然朱允炆说是朱标的嫡长子的确有点勉强,因为朱允炆属于朱标的次子,朱标的嫡长子是朱雄英,但朱雄英是早夭而亡。而且朱允炆都不能称之为嫡次子,他的母亲吕氏最初并非是太子妃,在朱标的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才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视朱允炆为嫡长孙。
虽然朱允炆的情况有些特殊,但称之为嫡长孙也说得过去。
其次是明朝的前朝元朝有着皇孙继承皇位成功的例子。
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标英年早逝是众人熟知的。(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而明朝之前的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儿子真金太子也是英年早逝。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在长子真金太子英年早逝以后,立了真金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继承人,虽然并没有明面上立其为皇太孙,但忽必烈却将原本属于真金太子的印玺皇太子宝授给了铁穆耳,间接表明了传位给铁穆耳的意图。
铁穆耳之后长期在北方军队历练,拥有北方边军的支持。所以在忽必烈死后顺利继位,是为元成宗,在位十三年。而成宗这个庙号在庙号中属于相当不错的了,说明铁穆耳干的还可以。
元朝的成功例子,对于朱元璋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爱屋及乌。
朱元璋还没有建立明朝时就对于朱标寄予厚望,自称吴王时朱标就是世子,还选择了一批开国元勋中的佼佼者来培养朱标。
明朝成立当年朱标就跟着升级为皇太子。可见朱元璋对朱标是耗尽心血,自然是爱屋及乌对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是喜爱的不得了。
而且在朱标英年早逝以后,朱允炆表现出一副大孝子的模样。(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让朱元璋都为之感动,所以就综合各种考虑之下,干脆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的同年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
不过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可能是朱元璋这辈子最大的败笔之一。毕竟朱允炆不是元朝的铁穆耳,不是久在军中,而是久居于深宫之中。更没有帝王心术,最后造成了皇室相残,朱允炆也跟着被赶下帝位不知所踪。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