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权谋私利的大奸臣杨国忠,其心机深沉,为了谋取权力和财富不择手段。他勾结奸佞,陷害忠良,最终导致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杨国忠以权谋私,最终不得善终,成为后人深深警惕的反面教材。
杨国忠原名杨钊,因受宠于唐玄宗,被赐名“国忠”。历史开了一个玩笑,杨国忠的所作所为完全对不上这个名号。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在世时,李林甫为政治投机,曾私自结交于她,并力劝唐玄宗改立惠妃之子寿王李为太子。但是当太子李瑛先是被废随即被杀后,唐玄宗却选定忠王李瑰为嗣。李林甫担心日后不为太子李享所用,仍暗地里谋求颠覆李亨。李林甫指使他的党羽搜集不利于太子李享的证据,杨国忠则成了冲锋陷阵的排头兵。天宝五载正月十五,刑部尚书、太子妃兄韦坚与将军皇甫惟明共度佳节,李林甫却借此机会诬陷韦坚与将领勾结,密谋拥立李亨登基。

因事关太子,很多部门不敢过问。李林甫就依靠杨国忠这个皇帝跟前的红人来查验韦坚等人的案件。城府极深的李林甫自己不出面,在暗地里给杨国忠出主意。有了李林甫保驾护航,杨国忠便肆无忌惮地迫害官员。他授意京兆府法曹吉温捏造事实,认定韦坚等人确系阴谋造反。结果,韦坚先被贬官接着被赐死,他的兄弟、儿子同遭屠戮。太子李亨为摆脱干系,也被迫与韦妃离婚。杨国忠又在京城大兴冤狱,将与韦坚、皇甫惟明有关联的人统统抓捕。前后诛杀而致其家破人亡的多达一百多户,海内为之震动。
杨国忠依仗他的权势,为所欲为,作恶多端。天宝十二载,杨国忠的长子杨暄参加明经科考试。杨喧同他的父亲一样不学无术,自然是名落孙山。但礼部侍郎达的为了巴结杨国忠,硬将杨暄的名字列入中举的名单。然后达奚跑打发他的儿子达奚抚去向杨国忠汇报:“家父让我来告诉您,贵公子本次考试虽不甚理想,但是不会让他落选的。”杨国忠刚刚下朝,先时看到达奚抚兴冲冲地跑来,以为是前来报喜的,没想到听到这番话。他脸色立马沉了下来,转喜为怒,不屑地对达奚抚说:“我儿子生下来不就是富贵之身吗?还用得着你们这些鼠辈前来卖好?”达奚抚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急忙跑回家中向父亲回报。达奚跑听后也非常害怕,遂不得不继续给杨暄升级。经他暗中操作,杨国忠之子杨暄不仅考中,而且名列前茅。
杨氏集团日益兴隆,杨国忠本人又大权独揽,广敛钱财,因此他的生活也日益荒淫腐朽。为方便玩乐,杨国忠在宣义里修建了一座连体的宅院。院子里走廊、亭台、树木上面都披满绫罗绸缎,光彩似锦。其豪华之程度,在长安、洛阳两京里,都很难找到能与之相比的。杨国忠的儿子也倚仗自家的显贵和富有,过着糜烂的生活。长子杨喧为太常卿、户部侍郎,娶延和郡主为妻;次子杨础为鸿肪卿,娶万春公主为妻。兄弟二人在亲仁里分别修建豪宅,竞相比较谁的宅院更加豪华,极尽奢靡之能事。正当杨国忠满足于手握朝中大权,沉迷于醉生梦死之中时,唐玄宗的另一位宠臣安禄山地位也日益显贵。由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安禄山后来发动叛乱虽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但杨国忠的专权误国也难逃其咎。
安禄山本是杂胡,凭借作战勇猛,从低级军官逐步升为地方军政长官。此人外表粗犷而内心狡黠,深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安禄山又是野心勃勃,看到唐玄宗如此奢华地享受,垂涎欲滴,自己也有了当皇帝的念头。为此,安禄山暗地里在军事、财政、人事等方面积极做准备。李林甫在世当权时,安禄山对李林甫相当畏惧,加上当时准备尚不充分,故一直没敢行动。杨国忠上台后,安禄山根本没把这位依靠裙带关系登台的宰相放在眼里,他自己准备叛乱的步伐便日益加快。安禄山暗地里厉兵秣马已经很多年,世人都意识到安禄山会发动叛乱。只有愈来愈昏聘的唐玄宗蒙在鼓里,不相信他的“义子”会谋反。当时只要有言及安禄山谋反的,都会受到唐玄宗的惩处,所以人们都噬若寒蝉。
杨国忠仗着自己的身份,多次向唐玄宗提及安禄山欲谋反。杨国忠揭露安禄山谋反,并非心出忧国忧民,而是因为他担心安禄山崛起会与他平分秋色。安禄山虽然蓄谋已久,但因念及唐玄宗对他有知遇之恩,只希望唐玄宗驾崩后再行叛乱,故而一再等待。但安禄山看到杨国忠办事越来越不利于自己,也就加紧了叛乱的步伐。杨国忠为取信于唐玄宗,也急于证明安禄山谋反,以至于采取了逼迫安禄山造反的手段。他派门客何盈、蹇昂等搜集安禄山谋反的证据,又派京兆尹李包围安禄山的府宅,收捕安禄山的心腹李超、安岱等人,并以谋反罪把他们处决。杨国忠又建议唐玄宗,贬吉温到合浦做官。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浩浩荡荡地向中原进军。唐玄宗认定安禄山确系叛乱之后,同杨国忠商量,欲御驾亲征,并将政权交给太子李亨。杨国忠担心太子掌权对己不利,回到府上后便对杨氏姐妹说:“皇帝准备让太子监国,我们杨家人要完蛋了。”杨家姐妹听后吓得哭哭啼啼,不知所措。杨国忠就让她们向杨贵妃求救,阻止唐玄宗移权,这件事就没有了下文。战争全面爆发后,杨国忠仍混淆视听,称真心谋反的只有安禄山本人,下属只是被迫参与,因此不足为惧。他还信誓旦旦地向唐玄宗表示,过不了多长时间,安禄山的人头就会被奉献到朝廷。朝中大臣听了杨国忠的臆断和妄语,无不被他的幼稚和无知所震惊。
杨国忠的愚蠢直接导致了安禄山提前造反。在战争爆发之后,不仅以他为首的朝廷没有认真做应战准备,而且他的胡乱指挥也导致了政府军队的溃败。杨国忠死后,其妻、其子也成为他的陪葬品。杨国忠的长子杨暄,准备逃跑时从马上跌落,身中数百箭而死。三子杨晓逃至汉中时,被汉中王李瑙抓获,乱棍打死。杨国忠的妻子裴柔携幼子杨晞,虢国夫人携其子裴徽逃到陈仓县时,被县令薛景仙率士兵捕获,并随即被处死。这样,杨国忠的四个儿子,除二子杨咄此前已落入安禄山叛军中并被杀外,其余三子都在马嵬驿事件中遭受处决。大奸臣、大贪官杨国忠终于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
杨国忠的党羽翰林学士张渐、窦华,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等人,在杨国忠得势时,倚仗其权势,狐假虎威,收受贿赂。在杨国忠败亡后,他们畏罪都逃窜到山谷之中。京城百姓争相到他们家中抢夺金银,发现这些人受贿之巨堪与杨国忠相比。郑昂不改其贪性,外逃之后仍挂念着家中的财宝,又偷偷地逃回京城,想带走一点家产。但很快被士兵认出,将其乱刀杀死。余下的几人后来也被抓获,并被处以极刑。曾经助纣为虐的这帮贪官污吏也陪着其头目杨国忠上了断头台。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