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诬陷兄长毒杀其父,最后为何能善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高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成祖朱棣共生有四子,除早夭的幼子朱高爔外,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皆是徐皇后之子。在兄弟三人当中,以朱高燧的品行最为恶劣,此君为了能登上皇位,不惜屡屡排挤诬陷长兄,甚至还想着毒杀其父,行为令人发指。但令人倍感蹊跷的是,朱高燧坏事做尽,最终却能得以善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高燧是明成祖朱棣的嫡三子,生母为仁孝徐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的亲兄弟,永乐二年(1404年)获封为赵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在南京篡位称帝后,将留守老巢北平的重任交给朱高燧,后者不仅由此获得独断专行的权力,而且还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护卫军,实力不容小觑。

  朱高燧虽然是太子朱高炽的亲弟弟,但跟二哥朱高煦一样,都想着夺取他的储君之位。司礼监太监黄俨不仅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而且还是朱高燧的死党,但与太子的关系却很差。正因如此,朱高燧便授意黄俨在成祖面前不断地诬陷太子,并替他说好话。

  与此同时,朱高燧还经常亲自跳出来,与朱高煦一起谮毁太子,将他的心腹僚属杨溥、黄淮等人诬陷入狱,夺嫡之心昭然若揭。朱高炽虽然处境危险,但苦于成祖对他猜忌很深,不便公开辩白,只能采取隐忍的态度,而这种局面更让朱高燧有恃无恐,屡有不法行为。

  当然,太子也绝非软弱不堪之辈,既然不便公开替自己辩白,便暗中授意朝臣检举朱高燧,将他种种不法行为汇报给成祖。朱棣尽管不喜欢太子,但出于稳定江山的需要,却又不能任由朱高燧肆意胡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明成祖在永乐七年(1409年)对朱高燧进行严惩,不仅褫夺他的冠服,还下令诛杀其长史顾晟。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朱高炽却站出来极力劝阻,劝说父皇能给三弟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朱棣看到太子站出来替弟弟说话,便乘势“就坡下驴”,宽恕了老三。然而在朱高燧看来,这不过是大哥演的一出好戏,所以非但没有感激他,反而对他的恨意更深。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明成祖卧病在床,数日没能上朝,隐忍多年的朱高燧认为时机已到,便联络黄俨等死党准备采取行动。黄俨在朱高燧的授意下,一边在成祖面前变本加厉地陷害太子,一边则又在朝廷内外散布谣言,声称皇帝并不喜欢太子,而是有意传位给朱高燧。

  与此同时,朱高燧则勾结兴州后屯卫军高以正,让他授意护卫指挥孟贤、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一起伪造遗诏,然后再派太监暗中毒死皇帝。等到这些事情搞定后,黄俨等人便会公布伪诏废黜太子,册立朱高燧为帝。然而该计划尚未实施,便因为高以正姻亲王瑜的告发而遭泄露。

  明成祖得知朱高燧等人的阴谋后,不禁暴跳如雷,下令在皇城右顺门亲审逆子,后者见父皇得知一切后,吓得不敢说一句话。朱棣本想就此处死或圈禁朱高燧,但在朱高炽的百般辩解、劝说下,最终还是决定放逆子一把,只是将高以正等人全部处死了事。经此一事,朱高燧被其父彻底抛弃,再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护卫指挥孟贤等结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养子造伪诏,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为贤等画谋,谋定告瑜。瑜上变...贤等皆伏诛...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戢。《明史·卷一百十八》。

  翌年,明成祖驾崩,太子朱高炽在历经磨难后,终于登上皇帝的宝座,是为明仁宗。朱高炽上台后,将朱高燧迁往彰德居住,并剥夺他2/3的护卫部队,后者迫于形势,也只能向兄长屈服。明仁宗在位不到9个月便驾崩,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时在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

  明宣宗即位之初,皇叔朱高煦在乐安举兵造反,朱高燧虽然跟二哥有所密谋,但最终却没有参加叛乱。正因如此,等到朱高煦兵败被俘后,宣宗并没有听从群臣的建议讨伐朱高燧,而只是命人把群臣的奏议送给他看,让其好自为之而已。朱高燧见到这些奏议后大惊,于是连忙上表向侄儿谢罪,并交还剩余的护卫部队。

  宣宗见三叔很识趣,便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并且还分拨给他一支仪仗队伍,让其依旧保持亲王应有的威仪。就这样,因为宣宗的宽容大度,本应被处死的朱高燧幸运地保住性命和位子,并又在世间存活了6年时间,直到宣德六年(1430年)才薨逝,死后谥号为简。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