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关于张飞形象是什么?“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歇后语。甚至很多人举证“暴而无恩”来解释张飞被属下杀死之事。还有所谓的张飞书画了得、出身富裕之家……但是英武(微信:英武)有些地方感觉说的不够“精准”。下面就一起“复原”张飞将军的“励志哥”形象吧!
理由:
1.《三国志》所言“暴而无恩”讲的是张飞对下属“苛刻”并非其性格火爆
诸葛亮在《将苑》对于将领素质归纳了9种,即:仁、义、礼、智、信、步、骑、猛、大将。其中讲到“仁将”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而言“信将”为“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对比张飞与关羽,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将张飞归为“信将”,而将关羽归为“仁将”。
通过历史史料可以确定的是:张飞带兵非常严格,但对于学问之人则敬重有加。
(1)刘备常劝说张飞:“卿邢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2)在刘巴初降,张飞立刻到其家中拜访,但刘却没有说一句话,张虽然气愤,但没有过抱怨一句。
(3)当关羽兵败被杀,张飞得知后,非常痛苦。但在阆中赶制军用物品中,因为属下张达、范强慑于三天三夜不能完成置办军用物品而被处死, 在张飞赏了五十大鞭之后,趁张飞酒醉之后,取其首级投奔孙权……由上面三个史料可以推断:张飞与关羽确实都是“五虎上将”,只是张飞属于“信将”,而关羽属于“仁将”。一个是依靠赏罚严明来统领部队,一个是依靠“带兵带心”来感召部队,只是带兵模式不同,并不能代表张飞本人的性格是“暴躁”的。
2.张飞的“高富帅”?不会,大概率是出身贫贱!
“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这是正史《三国志》的记载。这是意思就是说关羽长张飞“数岁”,都“事”先主。据考证,黄巾起义时,刘备24岁,关羽25岁,张飞20岁。那就可以肯定,“两个贩马的商人经过涿郡”后与刘备相遇,并帮助刘备招兵买马,前来应募有两个壮士即关羽和张飞,可以推断这个应该在黄巾起义之前,自然三个人要更小些。张飞那时候应该就在17岁左右,才有了“少”“与关羽惧事主”之说。我们再看关羽与刘备。刘备在到达涿郡之前,虽有西汉皇室血脉,怎耐自幼丧父,与母亲靠“贩鞋织席”过日子……关羽更惨,是个逃犯。
张飞能够与关羽、刘备在一起,还要“事”先主刘备,这的绝不可能的。只有一种解释:三个人在社会阶层相对一致方才可以。按照同辉主编所言:前来应募有“两个壮士”。也间接证明:张飞家中不是很富裕,社会阶层应该是“非常接地气”的。如果说张飞家境果然如现在所言:书法、绘画非常了得,家境殷实。张飞能够“折节下士”实在是不敢想象。
3.张飞应该是一个“侠客”与“计谋”相容的将帅
“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当阳桥上一声吼,率领二十骑士拒后,在刘备弃妻先逃,“活生生”将曹操5000精兵拒于此地。可见,张飞确实“够猛”,是一名“侠客”。刘备入益州,不久于刘璋反目。建安十八年(213年),张飞、诸葛亮、赵云等领荆州并入蜀增援。在江州,遇上刘璋大将严颜,严被张飞生擒。严拒绝投降,张飞被严的豪气感动,才有了“释严颜”之举,并被张飞引为上宾(冯梦龙语)。可见,“后世目飞为粗人”,“大枉”矣!当马超初见刘备,被任命为平西将军,封都停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和刘备讲话,直呼其名字。关羽对此很生气,欲杀之。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就是说:既然如此,咱们就做个榜样,让他知道应该遵守礼法。于是第二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释严颜、诲毛超,足见张飞的“粗中有细”、有“谋略”。
至于所谓的“万人敌”所以才有了“暴而无恩”。英武认为我们应该多看看《史记》中关于“一人敌”、“万人敌”之说。形容的是关羽、张飞皆万人敌,就是说两人下辖部队战斗爆表就是了。综上所述,张飞出生在贫困家庭,到最后成为“五虎上将”,的确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励志哥”。虽然最后被自己的下属所杀,但其人生“质量”应该是我们要学习的。
[参考书目:《智囊》、《中华文典句典大全集》、《中国历史之谜》、《中国通史》及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