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女子缔造了李白和王维的永远隔阂

在古代诗坛上,李白和王维被誉为两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作流传至今,令世人赞叹不已。然而,历史上却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说是一位神秘女子缔造了李白和王维之间永远的隔阂。这个传说令人猜测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能够让这两位文人之间产生如此深远的裂痕?这个谜底或许永远无法揭开,但它确实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思考。

唐代是一个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唐诗更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巅峰。而站在这座山峰之巅的起码有三个泰斗级的人物——李白、孟浩然、王维。

从三位大诗人留下的诗作来看,李白同孟浩然是好朋友,有李白的诗《赠孟浩然》为证;孟浩然跟王维也是朋友,这也有孟浩然的诗《留别王维》为证。

但是,据历史资料记载和平时他们的诗作显示,王维同李白之间似乎没有多少往来,他们为什么不是朋友呢?

所以,有时我突发奇想,如果唐代有微信,王维同孟浩然肯定在一个朋友圈,李白同孟浩然也一定在一个圈,那么王维同李白也一定都在孟浩然的朋友圈里,他们会聊天吗?

神秘女子缔造了李白和王维的永远隔阂孟浩然、王维、李白是同时代人,三人20岁以后至少有二十年交集时间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出生于689年,死于740年,享年仅有51岁。他在三人当中是最大的,但却是死得最早的。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他的出生日期有争议,但大致在693-701年之间,死于761年,活了不到70岁。

王维是唐朝诗人和画家,也是唐肃宗期间的中央高官。他于唐玄宗开元初年进士及第 ,开元九年(721年)为太乐丞。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出生地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所以他也有“青莲居士”这个别号。李白的家世、家族皆不详,《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我觉得这都是讹传,不足为信。

出生于701年,死于762年,享年61岁。如果王维出生于701年,他二人就是同龄。

李白一生放荡不羁,嗜酒如命。李隆基期间,他因为懂少数民族语言,加之文采飞扬,可以直接同胡人对话、写诏书,得以在皇宫里做了几年秘书工作,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后来因为安史之乱受牵连而流离失所,郁郁而终。


孟浩然、王维、李白三人中最晚出生的是701年,最早去世的是740年,也就是说,他们20岁之后至少有二十年的交集时间。

李白至少有2首诗是写给孟浩然的,道尽了二人的友情和对他的仰慕与尊敬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是李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也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诗佳作,到了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中,特地去拜访他。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

当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挚友。于是,相约来到江夏,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年之后,李白与孟浩然第二次见面。李白性格爱自由,毕生对隐逸之士怀敬重和神往之情,孟年长李白十二岁,且既有清誉,又有诗名,这正为李白所心仪,因而这次李白为表达自己的钦佩,写了《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是一个性格豪放,特立独行之人,也许在他的眼里没有几个人是值得他赞美和敬仰的。李白一生写诗无数,但专门赞颂友人的可能为数不多。他送给孟夫子两首诗,全部入选《唐诗三百首》,流传后世千年,这样的千古佳话,也许只有李白、孟浩然这样的文人友谊才能做到吧。

王维与孟浩然互相赠诗留别,依依之情尤胜于孟李

孟浩然和王维都是盛唐著名诗人,他们都以擅长创作山水田园诗篇而著称。不过王维年少成名,又是状元及第,而孟浩然早年一直过着隐居生活,等到他想参加科考时,已经年过不惑之年。

有一次孟浩然畅游长安,并希望在仕途大展宏图,后来没有如愿,心情极其惆怅。他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回归故园,做一个散淡悠闲的农夫。离开长安之前,诗人不忘赠诗给王维,感谢对方给予他的很多帮助。下面介绍两首送别之作,孟浩然与王维相互酬答,情感真挚,更不同凡响。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王维读了孟浩然的赠诗,心中既有不舍,又有感怀。他同情对方的不幸遭遇,但又觉得非常无奈。诗人感谢孟浩然将自己视作知己,只是可惜无法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送别时,作者也即兴赋诗,抒写了一份深情。

送孟六归襄阳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从王维、孟浩然二人的诗作往来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二人的友谊更胜李白与孟浩然。我总有一种感觉,李白对孟浩然更多的是尊敬和仰慕,而王维与孟浩然则更多了一些互相爱慕的情愫在里边。这当然与二人的境遇和性格有关,王维同孟浩然其实是更接近的朋友。

孟浩然是王维与李白共同的朋友,但不知李白和王维为何鲜有交流?

孟、李、王三人是同时代中人,而在在盛年之时有至少20年的交集时间。但为什么只有王维与孟浩然、李白与孟浩然的交际,没有王维同李白的交流呢?

其实,李白和王维都有在京城做官的经历,他们又都是当时最著名的诗人,他们二人不可能不相识,也不可能没有工作交流的机会。显然,二人不是推心置腹的朋友。起码不是他们二人共同的朋友孟浩然那样的关系。

我猜测,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李白同王维性格迥然。李白嗜酒如命、放荡不羁、不拘小节、高傲狂放,而王维“晚年惟好静”,喜欢幽居,参惮念佛,他一定看不惯李白的生活作风和处事风格。在仕途上,王维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而李白却是野路子,一定程度上,王维是打心眼里瞧不上李白的。

2、王维与李白还有一段情感上的纠葛。相比于李白,王维更早步入朝廷,也更早认识唐玄宗同父同母的亲妹妹―玉真公主。虽然说两人暗生情愫,互相青睐,但是玉真公主早年出家修道,两人之间并没有姻缘可言。但是王维因为私自婚嫁,惹恼玉真公主遭到贬谪的时候,李白却是趁机而入,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了玉真公主的青睐。因为同一女子,李白更是在王维贬谪之时落井下石,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势如水火。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