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李白和王维分别是老铁,为什么后两人没有交集?揭秘原因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孟浩然、李白、王维被誉为三大老铁,分别代表着唐代诗歌的不同风格和主题。孟浩然擅长写田园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自然风光;李白则是豪放派诗人,其作品富有激情和奔放的气息;而王维则是清婉雅致的山水诗人。尽管三人在各自的领域均有卓越的成就,但李白和王维却没有留下有关彼此交集的文字记载。有学者指出,这可能是因为李白性格豪放,好酒好离快意忘形,而王维则是守旧而含蓄的文人,两者相处起来并不合拍。

□ 李俊晓

想问一下喜欢中国历史和古诗词的朋友,您知道诗仙李白在朋友圈最爱谁吗?

对了,李白这辈子最爱的就是孟浩然了,他在《赠孟浩然》里写道: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在《送孟浩然之广陵》里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李白和王维分别是老铁,为什么后两人没有交集?揭秘原因

……

看看,孟浩然都乘着小船走了,李白还站在那里一直痴痴地望着。

不仅李白对孟浩然这样,王维对孟浩然的感情一点不输李白,而且王孟两人有着太多的共同点,被后人称为盛唐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两人感情到底有多好,王维在《哭孟浩然》里一首写尽: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孟浩然去世后,王维哭到:以后咱哥俩再也不能相见了,每天向东流去的汉水,就像我对你的思念滔滔不绝。襄阳的孟浩然啊,你在哪里?我问天问地,泪眼朦胧里河山依旧,却不见了你。那种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无限感慨和遗憾油然而生。

可是历史学家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朋友的朋友,未必能成为好朋友,就像李白和王维,身为同时代的人,同为孟浩然的老铁,而且还都是不断刷文吸粉的人,竟然连个点赞、互评,甚至是“呵呵”都没有。

这不奇怪吗?

有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因为年龄差距大没有共同语言?可在李白和王维履历表出生那一栏,俩人都清清楚楚地填写着:公元701年。他们是同岁啊!

有人猜测之所以出现一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人生遭遇成为了他们之间的隔阂。李白仕途不顺,但对功名利禄念念不忘,表面很清高,其实很无奈,这点从他的诗作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王维则不同,不仅是个高富帅,而且科举中了状元,在官场上游刃有余,活得潇洒自在。这点在他的诗里也能体现出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就这样的俩人,就是能坐在一起,喝不了几杯酒,不相互掐架才怪。

另外,一个女人成为他们二人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她就是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与玄宗同父同母,其母亲窦德妃被祖母武则天秘密处死。玄宗即位,寻找母亲骸骨始终无果,自然对妹妹百般宠爱。大唐盛世包容万象,玉真公主自然活得恣意。公元720年,在岐王府,玉真公主醉眼朦胧间看到弹琵琶的小伙眉目清秀,心怀欢喜,她起身喊道:那个谁,过来陪姐喝一杯,这个小伙子就是当年科考落榜的王维。

次年,王维进士及第。

有史可查的是,李白和玉真公主的缘分开始于公元729年,据说是由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贺知章向玉真公主推荐。盛唐时代,名家灿若繁星,李白的诗歌之所以受到唐玄宗的青睐,流传在都城长安,不能说没有玉真公主的付出。

针对老铁李白和王维的私生活,孟浩然知道得太多太多,但这个文字高手却没有对此写下只言片语。这也许就是孟浩然做人的高明之处,也是他能写出饱含深意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原因吧。

(作者简介:李俊晓,从事媒体工作20余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政法优秀新闻奖、河南新闻奖等省级以上新闻奖40余项。2018年以来,和团队共同打造的“法直播”新媒体品牌综合粉丝量超过1000万,其本人多次受邀为全省税务系统、省地方铁路公安,郑州航空港法院等单位授课。)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