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重阳乡思远,独坐寒塘思故园。梧桐落尽人如梦,今古风云共此村。

重阳佳节,秋风吹起一片凄凉之感。坐在寒塘边,眺望远方,思念着故乡的旧时光。落叶随风飘落,让人仿佛置身梦境。时光荏苒,风云变幻,古今交汇于此村庄,令人感慨万千。

古往今来,乡愁总是诗人心中最为独特的一种情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抒写乡愁的诗作不胜枚举。如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九秋重阳乡思远,独坐寒塘思故园。梧桐落尽人如梦,今古风云共此村。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便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千古名作。它出自于唐代诗人卢照邻之手,是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公元669年,也就是唐高宗总章二年。这一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卢照邻曾与同在蜀地的邵大震、王勃游玄武山,互相酬唱。这首诗就是卢照邻当时所作。

九月九日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习俗。何况卢照邻当时是游子在外,难免会有思乡思归的情怀。所以卢照邻这首诗,主要描写的便是他在重阳节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借此抒发自己的乡愁。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卢照邻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4句,却情感真切,道尽了无限乡愁,读后动人心弦。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首句“九月九日眺山川”,即卢照邻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上了玄武山(蜀地山名)眺望故乡的山川。我们都知道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而重阳节又是在“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秋天里,所以诗人难免会萌生思乡思归的情怀。一旦有了这种情怀,登高眺望,自然眺望的就是故乡的山川了。可见卢照邻这句诗的形象与贴切。

次句“归心归望积风烟”,意思是说,虽然有回归故乡的心思,以及回归故土的热望,但是却被山川阻隔,风烟弥漫。这里所说的山川,则是诗人故乡与玄武山之间的绵绵山川。卢照邻是不可能看到故乡的,所以他对故乡的无限乡愁就寄托在了“风烟”中。那弥漫着的风烟,其实就是诗人心中绵绵不绝的乡愁。风烟有多浓多广,诗人的乡愁就有多深多厚。

第三句“他乡共酌金花酒”,即卢照邻与邵大震、王勃在玄武山上,喝着节日的菊花酒。喝菊花酒,同样也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习俗。在这首诗中,诗人喝酒不无有借酒消乡愁的意味。但“借酒消愁愁更愁”,很明显他的乡愁是无法排遣掉的。所以才会有最后一句“万里同悲鸿雁天”,它的意思是说,我们几个都离家万里,此刻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

这里的“同悲”,自然说的就是乡愁。当时卢照邻正在益州新都任职,邵大震也在蜀地任官,而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此时正远游到了西蜀。所以他们有着共同的乡愁。至于鸿雁南飞,虽然是写景,却是景中含情。因为雁南飞,人却不能北归。读到这里,还表现出了一种一入宦海,就身不由己的人生况味。

综观卢照邻的这首诗,它主要表达的是一种雁南飞而人不可北归的乡愁,短短4句,情感真切,道尽无限乡愁。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上一篇
下一篇 »